光澤度是指物體表面對光線的鏡向反射能力大小,是物體表面的一種物理屬性。光澤度大小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粗糙度和材料分子結(jié)構(gòu)兩種,例如在粗糙度相同的情況下,大多數(shù)金屬材料的表面光澤度都要比木質(zhì)材料的光澤度要高。而在材料相同的情況下,粗糙度越小其表面光澤度會越大。例如我們將一面銅鏡,不斷的進行打磨之后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其表面光澤度越來越大了,對于光線的鏡向反射能力也越強了。
顏色明度變化
顏色明度通常是指顏色的黑白程度,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是顏色的明暗亮度。注意我們所說的顏色明度,是HSV(Hue Saturation Value)顏色空間中的明度V,這個顏色空間是由色調(diào)H、色飽和度S、明度V三者組成的。當顏色明度V數(shù)值越大時,顏色越顯得亮。例如亮紅色、亮黃色。如果換了一個顏色空間,那么關(guān)于顏色的明暗亮度的表述就會不同了。亮度是發(fā)光體或者反光體表面,主動發(fā)光或者反光強弱的物理量。人眼從觀察光源在一個方向上的光強與人眼所“見到”的光源面積之比,定義為該光源單位的亮度,即單位投影面積上的發(fā)光強度。亮度的單位是坎德拉/平方米(cd/m2),亮度是人對光的強度的感受,它是一個主觀的量。亮度也稱明度,在色彩管理上也可以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,人眼所感受到的亮度,是色彩反射或透射的光亮所決定的。
從上述兩個概念中,我們可以看出來光澤度和顏色明度亮度是沒有關(guān)系的,是兩個獨立沒有聯(lián)系的物理量。雖然它們都是在描述物體表面屬性,也與光有一定的聯(lián)系。但是一個是物體表面對光的鏡向反射能力,一個是物體表面顏色的明暗程度,兩者沒有任何的關(guān)系。
⑴、光澤度是物體表面對光的鏡向反射能力大小,其主要影響因素與明度亮度不同。
⑵、顏色明度亮度,主要是色彩反射或透射的光亮所決定的,是一個主觀因素。
⑶、明度是率屬于表面質(zhì)量管理顏色領(lǐng)域中的一個色度指標,而光澤度是另一個表面質(zhì)量管理指標。
總結(jié):雖然光澤度與顏色明度亮度沒有太大的關(guān)系,但是由于不同的顏色對于光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,其中明度越高對于光的吸收越小,對于光的反射越大,從而使得物體顏色表面看起來越亮。光澤度越高在某一個角度的觀察下,其對于光線的鏡向反射能力也會越大,從而使得物體表面某個局部看起來也越亮。